一家之言,难免偏颇。欢迎大家评论区交流指正。 硬汉普京主动放低身段,喊话特朗普,“期待与华盛顿全面恢复关系。” 俄美峰会结束后,俄乌冲突确实出现了一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的曙光,但围绕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又出现了分歧,欧洲要往乌克兰派驻地面部队,美国承诺提供空中支持。 俄罗斯坚决反对,称“任何在乌克兰部署北约国家部队的方案对俄罗斯来说都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可能引发剧烈的局势升级。” 就这样,双方又陷入僵持状态。
在俄乌冲突和平谈判势头陷入停滞的背景下,特朗普加重相关表态语气,8月21日在网络平台上发文,暗示乌克兰对俄罗斯主动进行反击,甚至有美媒解读,特朗普暗示乌克兰可以攻击俄罗斯本土。 紧接着,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发布第二个帖子,贴出两张照片,一张是1959年的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另一张是阿拉斯加会晤中他和普京的照片,照片中特朗普手指普京。 特朗普暗示乌克兰反击俄罗斯,这是对普京施压;放出他手指普京的照片,这是在示强。特朗普想传递的信号是,对普京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很快,俄罗斯对特朗普作出回应,驳斥了特朗普关于普京与泽连斯基双边会晤的计划,明确表示,“普京尚未同意举行这样的会晤。” 这几天特朗普一直在忙的不就是普泽会的事儿吗?俄罗斯告诉美国了,“普京不同意。” 很明显,这是俄罗斯对特朗普发那两个帖子行为的低烈度报复,“你打我脸,我也抽你嘴巴子。” 但是,普京很快也上演了一次变脸术。
当地时间8月22日晚的时候,普京在会见核物理学家和核工业专家的时候,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在核领域与西方国家合作,以几乎与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前相同的规模供应燃料并提供服务。” 围绕俄美关系,普京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俄美关系看到了隧道尽头的曙光。” 甚至还说,“俄美关系的未来取决于华盛顿的领导层,莫斯科期待与华盛顿全面恢复关系。” 看看普京说的话,对特朗普是先捧,再示弱,总之是讨好。
事情梳理的差不多了。下面聊聊整个过程中出现的漏洞。 第一个漏洞, 欧洲要向乌克兰派驻部队,这就相当于北约兵锋直抵俄罗斯家门口,对于俄罗斯来说,这和乌克兰加入北约没有区别。 这种方案的初衷,大概率是在破坏俄美峰会成果,挑唆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如果是欧洲国家在从中使坏,那特朗普和他的团队看不出破绽吗?
如果特朗普诚心调解俄乌冲突,那他为什么又会同意这样的提议? 按照特朗普的行事风格揣测,这应该是欧洲和乌克兰,对美国有了较大的利益让步,从披露的信息看,大概率是美欧的《对等、公平和平衡贸易协议框架》,美乌的《关键矿产协议》。 欧洲和乌克兰出了血,特朗普自然要有所表示,给个糖果以示安慰。从这个角度来看,截至目前,从俄乌冲突中谋到利益的,只有美国。
第二个漏洞, 普京对待特朗普,为什么先硬后软?先是否认有普泽会这么一档子事,公开打脸特朗普,然后又喊话“期待与华盛顿全面恢复关系。” 普京的这个做法,更多的是策略性的,意在向特朗普作出利益让步的承诺,从而争取特朗普的支持。 当然,俄罗斯对美国的利益让步,不会是当下的、即时的,除了石油,俄罗斯现在什么都没有。关键是,美国不缺石油。
所以,普京能给美国的,只能是将来的东西,也就是说普京给特朗普打了一张白条。 我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在俄美峰会中,特朗普和普京谈的不仅仅是俄乌冲突,用普京的话说,“几乎谈到了(俄美)所有合作领域。” 普京是在暗示特朗普,在以后合作的利益分配中,俄罗斯可以让步。 当然,普京的这一步,是策略性的让步。
题目中的一个问题还没有回答,普京会不会倒向美国?我们会不会被孤立? 先不论普京想不想,西方世界绝不会接纳俄罗斯。 马克龙面对媒体,毫不避讳地把俄罗斯比作“需要不断吞食才能生存的掠食者和食人魔”。 “食人魔”这个比喻,形象地反映了欧洲对俄罗斯的恐惧。 欧洲的恐俄症,已经成了美国拿捏欧洲的抓手,只要欧洲不听话,美国马上就会讲“俄罗斯来了”的故事,这就是以俄制欧。 美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维护单级霸权,他不会放心任何国家、任何势力,哪怕是盟友。 所以,普京对特朗普的示好,只能是策略性的。 所以,我们不会被孤立。
网眼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